上世纪30年代末,恰逢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关键时刻。1938年,新疆的实际掌权者盛世才,为了获得苏联的支持,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抗日的提议。他同意在新疆省会迪化市(今乌鲁木齐)设立八路军办事处,并对中共派遣干部帮助他建设新疆表示欢迎。
为了争取新疆各族的团结和进步力量,延安派遣了大量优秀干部前往新疆工作。在这一时期,毛泽民等一批高级干部原本计划前往苏联治病,但因途中经新疆时毛泽民等人被留了下来。毛泽民化名为“周彬”,并被任命为新疆省财政厅代厅长。
当时,新疆的财政形势混乱不堪。为了应付日常开支,政府大量印刷银票。自1933年至1938年2月,盛世才在这五年间共发行了300亿两银票,欠下外债超过2000万元。除此之外,省内还存在着许多杂乱无章的税收制度,甚至有地方将税收延续到1947年。毛泽民深知,改变这一局面,必须从根本上进行财政改革。于是,1939年初春,新疆省政府召开了一次财经会议。在会上,毛泽民言辞坚定地表示:“我们新疆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建立崭新的预算决算制度。”
展开剩余82%接着,毛泽民宣读了《在全疆实行财政预算和决算制度及实施办法》的改革方案,旨在削弱盛世才及其集团的特权,并解决新疆的财政困境。方案一出,会议室顿时陷入沉寂。因为预算决算制度的实施,势必会触动到各级官员的既得利益,尤其是贪污腐败行为将受到严格的制约。这无疑会触犯他们的根本利益,令他们无法接受。
就在气氛一度凝重之时,会议中一位年轻的姑娘突然站了起来,她声音清脆地说道:“我赞同周厅长的意见,新疆也应当像其他省份一样,建立预算和决算制度。虽然建立起来难度较大,但我们新政府有六大政策,必定能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,也会得到督办和大家的支持。若不进行改革,难道我们与以前的新疆军阀有何区别?”这番话一出,全场哗然。最终,盛世才也只能无奈表态:“周厅长关于预算决算的提议,确实已经和我谈了七八次。这个方案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新事物,按照老办法做事,财政困境只会加重,最终新政府难以为继。”
这位姑娘的话给毛泽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会议结束后,他找到了驻新疆的党代表邓发,询问道:“这位发言的女同志是谁?真是‘巾帼不让须眉’,她真是难得的人才。”邓发笑着回答:“她叫朱旦华,是从延安派来的同志,还是个未婚姑娘呢!”毛泽民听后,不禁露出了一丝羞涩的笑容。
朱旦华,1911年出生于浙江慈溪。初中毕业后,她考入了上海务本女子中学,并在毕业后留校工作。抗战爆发后,朱旦华从上海赶赴延安,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38年3月,朱旦华毕业于陕北公学,随同28名同学被派往新疆工作。到达新疆后,她迅速被推选为新疆省妇女协会常务委员、宣传部长和秘书长,并且加入了新疆省政务委员会。
不久之后,邓发找到了朱旦华,主动与她交谈。朱旦华好奇地问:“方主任,您叫我来有什么新的任务?”邓发却开玩笑说:“小朱啊,今天我们谈谈生活上的事吧?你今年二十六七岁了,是不是有心上人?”朱旦华被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脸红了。邓发接着笑道:“我给你介绍一个同志,你应该见过的,周厅长,你知道吧?”朱旦华大吃一惊:“新疆省财政厅代厅长周彬竟然是我们的同志?”邓发微笑着点头:“周彬是毛泽民,毛泽东的二弟。他本来要去苏联治疗,结果因为中苏边境发生了传染病,交通中断,盛世才邀请他留下来帮助整顿新疆财政。”
这番话让朱旦华恍然大悟,她激动地说道:“原来他就是毛泽民,难怪长得和毛主席有些相似。”邓发接着说道:“作为女同志,找对象最重要的是要政治可靠,毛泽民同志虽然身体不好,但工作非常投入,需要一个可靠的助手。”
朱旦华低声说道:“毛泽民同志早已结过婚,听说他夫人是一位老红军,现如今在‘新兵营’工作。”邓发笑着回应:“感情破裂,离婚了,组织批准了他和前妻的分手,钱希均已经回到延安。”
正当他们交谈时,毛泽民敲门进来,邓发笑着说:“你们两个,不用我介绍吧?”他说完便悄悄关上了门,露出了一个俏皮的表情。毛泽民坐下后,真诚地对朱旦华说道:“听方林介绍,你既读书又能歌善舞,而我自己不擅长这些,总担心配不上你。”朱旦华害羞地低下头,默默给毛泽民倒了一杯热水……
就这样,毛泽民和朱旦华的爱情开始了。1939年初夏,在毛泽民前往苏联治疗之前,邓发特地举办了一个茶话会,邀请朱旦华参加。会上,邓发举杯宣布:“今天既是为周彬饯行,也是为了周彬和朱旦华的婚事,大家共同庆祝!”
1940年春,毛泽民从苏联归来,并与朱旦华在4月正式结婚。不久后,朱旦华怀孕了。尽管毛泽民依然忙于工作,但他总是憨厚地笑着对妻子说:“你辛苦了,我实在没时间陪你。”
1941年2月14日,朱旦华生下了一个儿子,毛泽民喜出望外,抱着儿子亲吻不已。一个星期后,毛泽民决定为孩子起名“远新”。他对朱旦华说:“我们这一辈是泽字辈,孩子这一辈是远字辈,他出生在新疆,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到来,叫远新多好!”
然而,幸福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。1942年,蒋介石发动了反共高潮,盛世才也最终背叛了共产党,投靠蒋介石。1942年9月17日,他将毛泽民夫妻等人抓捕并囚禁。由于男女分开关押,朱旦华没有毛泽民的任何消息。她焦虑万分,担心丈夫的手术伤口是否发炎,敌人是否会对他施以酷刑。
直至1943年春节,朱旦华才收到一张署名为“周彬”的纸条,纸条上写着需要“高腰皮鞋”和“捆肚子用的绑带”。朱旦华的眼泪顿时涌了出来,立刻动手准备鞋子和绑带,并在纸条上写上“爸爸好”三个字,带着这份希望和爱送往丈夫。
1943年9月27日,盛世才下令将毛泽民等三人活活勒死,并将尸体丢弃荒野,后又将其尸体拍照,送给蒋介石邀功。然而,直到1945年2月,朱旦华才从监狱里得知毛泽民等人的死讯。这个噩耗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击了她。随后,朱旦华决定亲自写信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,但无论她如何努力,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
1946年6月10日,经过艰难的谈判和解救,新疆的131名被囚禁的革命干部终于被释放。朱旦华和其他战友于7月11日回到了延安。
回到延安后,朱旦华和她的儿子毛远新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。那时,毛远新已满6岁,活泼顽皮。毛泽东抱起
发布于:天津市金富宝配资-炒股配资资讯-加杠杆的股票平台-可靠配资开户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